)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王佐故居牌坊书迹留存考释
文\沈速
(相关资料图)
早就听说“海南四绝”之一的“吟绝”王佐的故居在临高透滩村,在明初诗坛上,王佐和孙贲、黄哲、李德、赵介五人,是岭南诗派崛起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南国五先生”,同时和丘濬、海瑞、张岳崧等被称为“海南四绝”“琼州四贤”。前些日子,我特意前往临高县瞻仰先贤故里。
“节孝”牌坊
进入透滩村,映入眼帘的是乡间小路两旁大片的刺桐,郁郁葱葱、直插云霄、美不胜收。所以王佐又号“桐乡”。我坐车顺着蜿蜒的道路一直走到王佐故居,迎面看到的是两座古老的牌坊,一股沧桑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海南是全国牌坊数量较多的省份,根据《民国琼山县志》的记载,仅海南琼山境内的坊表就有三百座左右,海南岛是名副其实的“牌坊之岛”。海南的牌坊主要以功名、节孝和贞节牌坊为主。而位于海南临高透滩村王佐故居的两座牌坊,分别是第一进的“节孝”牌坊,和第二进的“礼魁”功名牌坊。
王佐画像。
“节孝”牌坊一般是古代经官府批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这里的节孝坊,是为王佐后人王峻极的妻子符氏而立,也是赞扬和纪念其忠义孝节、尊师重教,历经万难送两个孩子进入国子监读书这一壮举。所以清乾隆八年这个“节孝”牌坊应该是符氏的孝女牌坊。
我静静站在牌坊前,感受着跨越时空的文化交融,用心体会历史在这一块土地上留下的痕迹。牌坊相对比较完整,在“节孝”两个大字的两侧,用楷书撰写了立此牌坊的经过:
太子少保承恩公,巡抚广东,广东布政使,雷琼兵备道,琼州府中德太史奉。
临高县知县张□,临高学教论□达,临高学训道李佳淀,五原保陈哲书,廪生王峻极妻符氏立。
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季冬吉旦。
文中叙说了太子少保巡抚广东,临高县知县等为王峻极妻符氏立此牌坊等经过。其中有两个字已经因为风蚀而模糊不清了。太子少保是清代的一个官职,是太子的老师。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分别是他们的副职。承恩公也是一个职位,相当于公爵。“承恩”两个字,是蒙受恩泽的意思,意味着公爵的不劳而获。因此,承恩公与栉风沐雨、出生入死,在军功上得来的公爵,不可同日而语。
“礼魁”牌坊
拾级而上,离第一进“节孝”牌坊不远,就是王佐的“礼魁”牌坊了。这个牌坊相较于前一个牌坊更为古老沧桑,或许是年久失修,牌坊下面的廊柱已经难以支撑上面的重量,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用钢架进行了辅助支撑,以求安全。
“礼魁”牌坊立于明景泰六年,“礼魁”二字是大字楷书,书风庄严肃穆,取法颜真卿《多宝塔》和《麻姑仙坛记》笔意。“节孝”牌坊是清乾隆八年所立,“节孝”二字也是大字楷书,但书法风格上相比“礼魁”二字较灵动,用笔也更为多变,取法颜真卿《金石集帖》笔意,在字形上略显宽扁,风格上有明清楷书的特点。
“礼魁”二字的左右两侧,用楷书记载了奉旨立王佐功名牌坊的情况:
景泰六年岁次□□□吉旦,为道会颜定颐盐场大使皮经,巡检刘顺,训导刘通,推官陈谟,琼州府通判米盈,钦命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佥事陈廉,临高县知县杨护,主簿罗惟訋,典史柳聚,医学训科丘源,听选官王禄,庠生沙洪书。
广东丁卯科乡贡进士王佐立。
这里风蚀的文字更多,但依稀能辨认出文字内容,景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前后共使用了八年。王佐则是景泰六年,即1455年广东乡试进士。该内容为广东庠生沙洪所写,海南第一位进士王佐所立,据史料记载:
景泰六年(1455年)代宗敕令监察御史彭烈、广东按察司检事陈廉、琼州府通判刘米盈、临高知县杨护等特抵透滩村为学魁“两监”之才子王佐修竖礼坊。
这个牌坊是明代宗朱祁钰下令所修,是为王佐作为两监才子的礼坊。两个牌坊最上方都有一个旨字,上面写的是“上曰”,应该是奉旨而设立的。
王佐故居的两个牌匾
在王佐故居里面,还分别悬挂着“桐乡”和“王佐故居”两个牌匾。
经笔者考证,“王佐故居”四字应该是米芾作品集字。“王”字取自《蜀素帖》,“佐”字结构不太协调,应该是两边部首拼凑而成。字形上倒是与于右任行书较为接近,但整体书风与另外三字还比较统一。“故”字与《三希堂法帖》中的“故”字较近,应有所调整。“居”取自《苕溪诗帖》,与原帖并无区别。
王佐故居有“桐乡”二字牌匾悬挂在大堂的正中间,虽然没有落款,但据笔者考证,这二字应该是米芾作品集字,并不是后世书家题写。“桐”字应取自米芾《甘露帖》,“乡”字应取自米芾《苕溪诗帖》。
因此,王佐故居中这两个牌匾应为后人集字,而非出自某位书家之手。
参观完王佐故居的牌坊匾额及书迹遗存,我不禁被他的才华所折服,同时也感叹海南历史上并不缺乏这种文人雅士及书法遗迹。无论是东山岭刻石,还是文昌孔庙,乃至潘存故居、张岳崧故居、王佐故居的牌坊与书迹,都向后人展示着海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书法艺术的魅力。
(注:□为缺字或模糊不清)(沈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