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清一色财经
来源:重阳投资
(相关资料图)
“重阳S4”是重阳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同一只基金这一模式的简称。具体来讲,在多位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下,同一只基金通过分仓的方式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参与管理,每位基金经理在自己的分仓范围内进行相对独立操作。
当今全球资管行业里,大多数头部私募基金(尤其是对冲基金)如桥水(Bridgewater)、千禧 (Millennium)、城堡(Citadel)等,都是采取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最初产生于公募基金,是由美国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最早在1958年开始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新成立的或者是运作时间比较短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主要靠核心人物个人投资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支撑;但是从发展的结果看,如果私募资管公司想在行业里做得长,做得强,做得大,那就要突破对单个个人的依赖,找到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迭代的发展模式。目前来看,基于最佳国际实践的案例分析,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很显然已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发展模式。
从1953年第一只对冲基金诞生至今,发达市场的对冲基金也是经过了近七十年的不断摸索、进化和迭代,才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多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模式被广泛采纳,从而大大拓展了超额收益阿尔法的潜在来源,同时又不影响其各自的质量,在确保实现符合预期的投资收益的同时,又很好避免了投资组合风险的过分集中,目标是给投资人带来良好的绝对收益的体验:投资业绩的可持续、可复制,管理规模上可拓展。
重阳之所以能在行业率先采纳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也是因为重阳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重阳在系统的人才梯队培养,团队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也开展的比较早,从而比较早地具备了采纳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的条件。
相对于单一基金经理制,多基金经理共管制度对管理人的要求更高,它是一个体系,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我们研究下来,总结一个成功的共管模式需要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顶尖的人才(Swordsman),有效的协作(Synergy),完善的系统(System)和优秀的业绩(Superiority)。这四个要素的英文首字母都有一个S,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重阳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命名为“重阳S4”。
文字精华
主持人:伟荣,你怎么概括自己的投资特点?
吴伟荣【基金经理】:立足价值,利用市场。立足价值就是以价值为出发点,以企业所有权一部分的角度去思考,这是投资的立足点。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做投资需要通过市场变现,市场是人组成的,人性的弱点也会影响我们的回报,尤其是可以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放大收益,也可以借此弥补我们认知的不足。
我们常说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如果是把科学性更多体现为对价值的研究,那么艺术性则更多体现在市场和人性,就像凯恩斯所说的选美理论,我不需要知道你好不好,我只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就行了。科学性的顶点是先知,对他来说未来和过去是一样的。如果从这个维度去理解,每个人都是在这两点之间。对我来说,我的立足点是在科学这边,但我也会一定程度去兼顾艺术性。
具体来说,我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跨行业选股选手,希望去选择好行业、好公司、好的价格。最理想的是逆向去布局优秀的成长股,股价长期是朝着东北方向去的,但是最好在一个坑里买。多数情况下,在我认为没有明显系统性风险时,我通常不怎么做仓位择时,我更多地希望通过选股和组合的方式去平衡长期收益和短期回撤。
主持人:王庆博士在前面的采访中,提到了通过共管方式构建一个超级能力圈的理念。我理解这个超级能力圈是建立在你们各自的能力圈之上的,所以请谈谈你们各自的能力圈是什么?它们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吴伟荣:我本科是学通信的,毕业后在电子行业工作了4年,做过研究和市场工作。硕士毕业来重阳后长期看的是消费,所以对于消费和电子有一定的积累。这两年,也包括现在,我投的股票有很多是带有国产替代、专精特新特点的技术类股票,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看好这个方向,另外可能也跟我的背景有一定关系。
但是从投资本质出发,每个人都得问自己是靠什么去打败市场获得超额收益?我希望不是仅仅靠消费、电子的行业beta,而是靠的是理性,也就是所谓停留在能力圈内的能力。在投资中保持理性并不容易,首先看清自己不容易,加上情绪的影响,内外部的压力和诱惑,固有的偏见等等,这些都使得我们很难去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主持人:轻松一点,谈谈各自的爱好吧,你们如何做到投资与生活的平衡,这些爱好给你们带来什么?
吴伟荣:我喜欢户外和太极拳。户外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同时培养人的挑战精神。从10年开始学习太极拳。这对于有压力、充实的投研工作来说是个很好的缓解,对于身体很有帮助。而且,练拳的时候需要放空,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投资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世界,练拳能让我能内省、看清自己,只有看清自己,才能更好看清世界。
基金经理介绍
吴伟荣
重阳投资基金经理。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CFA。10年投资研究经验。2012年加入重阳投资。工科和金融复合背景,理性内省,擅长以产业视角把握中长期投资机会。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新能源等领域有多年的投研积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