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龚雪 刘映阳 通讯员 向能来 易相志
【资料图】
双腿残疾,日行十里路;双拐磨损,一年换两副。
村道修好了,他骑电瓶车,每年仍拄坏一副拐杖,因为他还有田埂、堰堤、山路要走。
黄石市阳新县有个荆头山农场,23.8平方公里,有农田,也有鱼塘、橘园,他拄拐走遍了,“踩到了每一棵草”。
不是务农,他是“土记者”,宣传报道自己的家乡25年,发稿千余篇,获各类报刊优秀通讯员证书40多本。
他叫张永胜,初中学历,今年55岁了。
少年用笔,心向远方
张永胜1968年出生,1岁多学走路,一个趔趄跌倒,双腿再也伸不直了。
长大后才知道那叫小儿麻痹症,因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但那个年代,穷得揭不开锅,父母连抱他去医院的想法都难以实现。他在父亲的肩头长到15岁,初三没读完,就回家了,天天蜷坐在家门口,看门外人来人往,风起叶落。
兄弟三人,他老大。二弟勤学肯钻,现为养鱼大户;三弟品学兼优,现为人民教师。
他酷爱文学,文学使他向往远方。但家太穷,文化不高,乡村信息也闭塞,他没见过大型文学期刊,在《农家致富顾问》这类乡村读本上发表过小小说、小杂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采访,读到他的小小说处女作《渡口》:一对父子过渡口,儿子殷勤替一健壮富人扛包,对一旁拄拐青年上不了渡船视而不见。船要开了,他喊快开快开。父亲默默下船,把残疾青年背上船。儿子满脸诧异。父亲告诉儿子,媚俗收获嫌弃,济弱收获感恩。全文378字,写得活灵活现。那年,他21岁。
“这类短文发表了100多篇,但越写越苦闷。”他说。
20多岁,憧憬美好,最美好的莫过于爱情,但他没有。
26岁结婚,妻子有智力障碍。儿子也因先天残疾,长到4岁不幸离世。妻子也被娘家人接走了。
他继续向往远方,天天等邮递员,报刊是他的唯一寄托。1997年创刊的《楚天都市报》使他大开眼界,“新闻还可以这样写,我也可以写啊。”他挣扎着想站起来,走路,这就拄上了双拐,“我要去采访,我要告诉远方,我的乡亲也感人至深。”
中年用心,笔耕家乡
荆头山农场1958年成立,先是军垦农场,1998年划归地方。昔日沼泽遍地,今成“柑橘之乡、鱼米之仓”。
武阳(武汉—阳新)高速公路施工正酣,机声轰隆。张永胜把电瓶车缓缓停稳,取下双拐着地拄稳,一溜身下车,他往前一跃一跃,选好场景用手机一阵连拍,“融媒新闻不拍图片视频,没灵气。”他说。
记者读过他的新闻稿。疫情防控期间,寡鸡窝大堤虽然偏僻,但与周边乡镇阡陌相通,“一人哨口”志愿者邹际平日夜坚守,他报道了;“秋之韵”舞蹈队员日夜照顾85岁的太婆吴学兰,他报道了;一家四口驾车夜坠荆头山先峰泵站,村民包新力奋力救起,他闻讯即电记者好友,合力报道了;天津爱心人士孙会强匿名资助阳新13名贫困学子3年不辍,他和乡亲网寻多日终于找到,报道了;橘农怕橘价不稳,农场积极改良品种,多方调研甜橘柚销贮两旺,投入100万元在先锋山基地试种,他报道了……荆头山有北门垴、新华、白沙湖三个社区,他处处熟;农场在册职工1787人,都跟他熟。
记者也看过他拍的视频,他拄着拐,画面不便切换,但他角度精当、瞬间捕捉迅速,想到他克服的困难,令人感叹。
25年风雨无阻,25年拄拐下地上山,荆头山23.8平方公里就是他笔耕的田园,“中年才发现,少时向往的远方,就是这片田。”
乡亲们以前同情他,如今信赖他,大事小事跟他聊,他在家里开了间小卖部和棋牌室,村邻来了自己烧水,还带来茶叶。
农场党委书记骆名勋说:“他写的报道我都看,他是我们的名人。”2021年骆名勋一上任,就聘张永胜为宣传报道员,月薪保底500元,再按发稿量发月奖,他荣获省市县委宣传部及各媒体“优秀通讯员”称号还有大奖。他每月仅靠写稿,就有3000多元。
他又结婚了,妻子小他6岁。他们先已生了个儿子,2017年他49岁,妻子43岁,响应二胎政策又生了个女儿,喜眯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