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东方资讯
最近几天,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林场主孙国友"跪地求水"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报道:独家对话“跪地求水林场主”:忙前忙后十二年,等来的还是无法通水)
【资料图】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有人对孙国友"跪地求水"植树治沙表示支持,但是也有人对他提出一些质疑。
围绕社会上关于此事的一些热点关注问题,3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疑问一
林场种植的树木是否有万亩?
在网传的孙国友"跪地求水"视频中,孙国友称,其几万亩树木没水喝。但有人质疑称林场树木面积根本没有一万亩。
3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灵武市马家滩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灵武市相关部门正在对孙国友种植的林地树木面积进行调查。
3月3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围绕孙国友林场周边实地走访,林场内除了有部分树木外,还有沙蒿等。而当地一些村民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孙国友林场内现有的沙蒿,有些是自然生长的。
疑问二
位于毛乌素沙地的林场是否适合种植乔木治沙?
3月30日上午,孙国友称林场有条件种植乔木,低矮的灌木防沙治沙没有乔木好。种植乔木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人质疑说当地根本不适合种植乔木类树木来治沙。
3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与马家滩镇当地村民一起来到孙国友种植树木的林场。记者注意到,在沙地里现存的一些树木周边,鲜有植物生存,周边都是裸露的沙子。有村民认为,种植树木会吸收沙地水分,这样一来树木周边就没有植物生长。
当大皖新闻记者就当地是否适合种植乔木治沙采访马家滩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时,对方没有给出肯定答案。
大皖新闻记者也注意到,3月30日,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赵晓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半荒漠区的灵武沙地栽植乔木难以成活甚至死亡。
疑问三
孙国友称与双马煤矿签订的《供水协议》是否受到认可?
孙国友称其与双马煤矿签订了《供水协议》,但对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供水。
3月3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位于灵武市的双马煤矿。在双马煤矿,一名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并介绍一些情况。对于孙国友称与双马煤矿签订的《供水协议》,该工作人员称协议时间太远,他们没有原件,真假不清楚,而且当初协议上面是一名科长签字,能不能代表双马煤矿也说不好。
◆相关新闻
孙国友是“治沙英雄”?
当地村民有异议
近日,宁夏灵武市林场主孙国友因林地断水“跪地求水”一事持续发酵,孙国友也在多次采访中称除了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自己造林治沙,当地村民的阻挠也是其造林的一大障碍。对此,大皖新闻记者实地走访,采访多位马家滩镇马家滩村二队村民。
有网友称孙国友是“治沙英雄”,但当地村民对孙国友的治沙并不认可。马家滩村二队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当初村里和孙国友签订了一份关于马家滩村部分荒沙地进行发包的文件,文件中对马家滩村沙窝井向东一、二队一万亩荒沙地进行发包,承包人孙国友承担相应义务,包括维护土地的合理利用,植被建设不被破坏等。
杨女士表示,孙国友承包了这一万亩的荒沙地,“对外宣称万亩林地,但实际上种植的乔木林并没有他宣称的那么多。对孙国友所称“为了造林治沙扎根荒沙地二十年”,杨女士也同样不认可,“他(孙国友)说自己从2003年开始种树,将荒沙地改造成现在的模样,但是林场里的沙蒿、柠条实际上都是我们小时候村里领着我们种的,孙国友还没来林场时,这里已经是成片的沙蒿。”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他对外称这都是自己的功劳,还把自己打造成“治沙英雄”。
另一位女村民也向记者补充道,合同里虽然规定发包一万亩荒沙地给孙国友,但并没有明确规定界限,“结果现在他(孙国友)想在哪里种棵树,就说这是在他承包的一万亩荒沙地的范围内,把他的林地栅栏都插到了我们的家门口。”
同在二队的刘先生指着孙国友的林场告诉记者:“他说自己造林二十年,但你看看,除了他住的地方种了一圈树,其他大片的地方依然保持着刚承包时的状态。”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孙国友)根本就不尊重这里客观条件,“我们这的水盐碱含量高,根本就不适合种他栽的那些新疆杨、速生杨。”刘先生称,这里降水本来就少,只适合原生的那些沙蒿、柠条生长,他硬要种难成活的乔木,而这些大树根系发达,一旦成活会吸附周边的大量水分,就导致周边的植被大量死亡,“活了一棵树,周边的树全死了,明明这些抗旱灌木就能很好地防风固沙,结果现在种一棵树却造成更大的沙化。”
针对村民的质疑,30日下午,在孙国友与双马煤矿协商结束后,大皖新闻记者尝试与孙国友进行求证,但对方并不愿意对此作出回应。
出品|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大皖看点工作室
文字| 大皖新闻记者
编辑| 徐栩
标签: